close

練習曲 

[故事大綱]

大學就要畢業的明相騎上自行車,獨自一人展開七天六夜的單車環島旅程。逆時針的環島路線,東岸到西岸的逆風行,一路所遇見的人與景,交織相扣,譜出生命的和弦。

旅程中寂寞的時候,他在海邊彈著吉他,伴著月色和海潮聲,以大地為床,就地而眠;肚子餓的時候,和租遊覽車一邊抗議工廠倒閉一邊旅遊的工廠女工分享便當;疲累的時候,他停駐外公外婆家,一聲「阿公阿嬤」喚起許多人的童年往事和遺忘已久的血肉親情……。

回到高雄,旅程結束,回憶卻正要開始。12段精彩的偶遇,是明相難以忘懷的生命滋味。停好一路相隨的單車,打開電腦,拿起吉他,明相輕輕地彈奏起屬於他的生命練習曲……。

[心得分享]

一開場是如此清爽的早晨聽的到鳥叫聲和看到和煦的陽光,公路上沒有擁擠的車潮,而和汽車一起在公路上奔馳的是故事的男主角東明相,騎著他的腳踏車隨行的就是那背上所背的那把吉他,就這樣開始了他的腳特車環島之旅。

一路上看到台灣人的熱情,很多人沿路跟主角說加油,一開始遇到一個對東海岸太平洋有種熱情憧憬的導演所帶領的劇組,那一切都是關於風關於自由,關注於整個還沒有被破壞的大自然生態,在他的鏡頭下不要有社會的產物電線桿,一切就只有大海和藍天。

而遇到的第二個人阿俊是個父母親即將離異家庭下的孩子,我覺得導演這個安排是想要透過鏡頭訴說台灣近年來的家庭問題,一個際遇下兩個人相遇,安排主角可以到他家去休息一晚,所看到的或許是個有隱藏問題的破碎家庭,和最後主角的獨白卻有很大的反差,對於主角來說那天睡在屋子裡是溫暖的幸福,儘管是睡在沙客廳的沙發上,而屋裡的那對阿俊母子卻感受不到那份感受,其實看了滿令人感慨的。

在和立陶宛女生相遇的那一段,我覺得那會是再旅途中遇到心靈上的夥伴,兩個人在言語上都會有些許的障礙,但是透過圖畫文字照片彼此分享,相遇短暫但是美麗,就如電影所說的即使有人相伴但終究會分離,但是他們的相遇的回憶並不會被忘記。

而在旅途中也會穿插一些歷史故事,透過主角的眼睛讓我們重溫歷史場景,但是景象已經變了,但是歷史的寓意還在。

到了頭城這個地方,一開始以美麗的海邊作為開頭,一路帶到主角去吃飯時旁邊一群人在討論海博館是否建立的問題,到底是觀光發展重要還是原來的自然生態比較重要呢?並且講到政治可能干涉地方建設的發展,一切好像都變的有點利益化了!最後以日本人切腹自殺的話題幽默性的帶到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以不能得罪當地人為前提。

而在遇到許孝舜先生所飾演爸爸的一家人,他會分享一個岳娜珊海鷗的故事,那是隻追尋理想獨自練習的海鷗,他忍受孤獨努力練習就是希望飛的高飛的漂亮,就和練習曲的主角有相同的目標,他不害怕獨自踏上這趟環島之旅,背著吉他獨自練習,希望有一天可以彈出心理的那最美麗的樂章。

在夜宿國小和國小老師談話的那一段是我很喜歡的一段,而主角那個時候也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很多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老師和主角之間相互鼓勵,彼此心中都有一個夢想,有的時候就是要趁當下立刻去做,因為我們都太會給自己堂塞理由,夢想也就醫直被我們無限制的延期,最後真的就不會實現了。還有他們探討了音樂的意義那給予主角的是多大的精神慰藉,而主角願意說要談及他給老師聽代表他跨出了心理的那條鴻溝可以和老師分享,只可惜弦斷了那可能也代表著主角的旅程還未結束。

在陸上遇到很多人,所述說的好像都是很不經意所安排的橋段,其實裡面都包含很深遠的意義,大多都是對大自然的嘆息,像由吳念真導演所提及消波堤的那一段,看了都很令人難過,人們選擇了一個最方便但是對大自然傷害很大的一個方法去阻擋海浪的侵襲,但那真的是讓大自然與人隔閡的很大原因,後代的子孫會不了解,就像他調侃的說還以為是本來從海裡長出來的一樣,我們是應該要更深的去探討我們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

到彰化的阿公家的時候,順便帶到了台灣人對信仰的虔誠和地方人的純樸,看到阿公年歲以高但還是不畏辛苦的在為全家人祈福,感謝老天爺的保佑,也好像是在對當初得知主角聽不到但如今熬過來可以平安成長獻上自己對上天最大的感謝。

最後結束又把畫面拉回了東台灣,在配上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先生的音樂,像是在向台灣太平洋之美線上最高的敬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vie 的頭像
    movie

    Moving to the Movies

    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